道家修炼:《参同契》与邵康节著作中的修炼理论解析

发布日期:2024-08-23 02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图片

《参同契》中说:“终《坤》始《复》,如循连环。”邵康节诗中说:“自从会得环中意,闲气胸中一点无。”又说:“乾遇巽时观月窟,地逢雷处看天根。天根月窟闲来往,三十六宫都是春。”

月窟在上,天根在下,往来于月窟与天根之间的是心。什么是三十六宫?即乾一、兑二、离三、震四、巽五、坎六、艮七、坤八。三十六宫都是春,意味着和谐之气流通于全身。这样一来,三十六宫就不只是纸上谈兵,而是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。这种道理,邵康节知道,朱紫阳也知道,但普通学者未必了解。

邵康节在《皇极经世书》中说:“先天图者,环中也。”人的一身就是先天图。心位于人体中央,就像太极位于先天图中央。朱紫阳所说的中间空处正是这个意思。先天图从《复》卦开始,到《坤》卦结束,终始相连如同环状,因此称之为“环”。环中是指六十四卦围绕在外,而太极位于其中。在《易经》中是太极,在人体中则是心。如果人们认识到心就是太极,就可以谈论道了。

冬至之后为呼,夏至之后为吸,这是天地一年的呼吸。

天地之间只是一口气,从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,只是一个呼吸的过程。呼是阳,吸是阴。冬至之后从《复》到《乾》,属于阳,因此视为呼;夏至之后从《姤》到《坤》,属于阴,因此视为吸。呼是气息的释放,因此属于冬至之后;吸是气息的吸入,因此属于夏至之后。大的方面来看,这是天地一年的呼吸;小的方面来看,这是人体一次呼吸的过程。《参同契》中说:“龙呼于虎,虎吸龙精。”又说:“呼吸相含育,伫息为夫妇。”这里将呼吸比喻为龙虎、为夫妇。各种经典中充满了各种比喻,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呼吸二字而已。

一动一静,是天地最微妙之处。一动一静之间,是天地与人间最微妙之处。

先天图的左边属于阳,右边属于阴。图的左边从《复》到《乾》,是阳的运动;图的右边从《姤》到《坤》,是阴的静止。一动一静之间,即《坤》卦末尾与《复》卦初始的阴阳交汇,在一年中对应冬至,在一个月中对应晦朔之间,在一天中对应亥末子初。孟康说:“子之西,亥之东,就是中间。”人身的乾、坤内在交合,静极而动,与天地的机制相应,这确实是天地与人间最微妙之处。

寂然不动,因为没有阳,是《坤》的象征。感而遂通天下之故,阳动于中,是《复》的意义。“寂”是静止的极致,即纯阴的《坤》;“感”是运动的开始,即阳生的《复》。寂与感之间,即一动一静之间。

无极之前,阴含阳。有象之后,阳分阴。

邵子就先天图上讲述循环之意,从《姤》到《坤》是阴含阳,从《复》到《乾》是阳分阴,《坤》、《复》之间是无极。朱子认为《坤》、《复》之间是无极,他的观点很深刻。”又有一首诗说:“忽然夜半一声雷,万户千门次第开。若识无中含有象,许君亲见伏羲来。”“无中含有象”,就是《坤》、《复》之间的无极。邵子的学问,如果不是朱子,谁能明白呢?

邵康节的《冬至吟》说:“冬至子之半,天心无改移。一阳初动处,万物未生时。玄酒味方淡,大音声正希。此言如不信,更请问庖牺。”又说:“何者谓之机,天根理极微。今年初尽处,明日起头时。此际易得意,其间难下辞。人能知此意,何事不能知。”又和魏教授的诗说:“读书每到天根处,长惧诸公问极玄。”

子之半是未成子,正离开亥之时。一阳初动处,在贞元之间。此处正是造化的真机。

邵康节的《恍惚吟》说:“恍惚阴阳初变化,氤氲天地乍回旋。中间些子好光景,安得功夫入语言。”

康节这首诗泄露了天根的极玄之秘,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恍惚之境,真实体验氤氲之域,怎么可能知道其中的极玄呢?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