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为何叫寺,庙为何叫庙,它们有什么区别?可别拜错了!

发布日期:2024-08-25 06:10    点击次数:96
小春说历史

2024-07-27 22:05发布于河北

+关注

我们经常说“寺庙”,认为这里是出家人和方外之士清修之地,经常把它们连在一起。其实,在古代,“寺”和“庙”是分开的。

图片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寺,廷也,有法度者也。”

“步必积寸为之”,就是要按照一定的法度来行事,因此,“寺”的本义就是有法度。

什么地方有法度?什么地方制定和管理法度呢?毫无疑问是官署,因此许慎又解释为“寺,廷也”,朝廷的官署就称作“寺”。

比如,汉朝御史大夫,就叫御史大夫寺,管礼仪的叫太常寺,负责舆马的叫太仆寺,专管外交的叫鸿胪寺。可见,寺在古代只是一种官府的称谓,与佛教寺院无关。

那么,为何把佛教庙宇称为“寺”呢?这始于东汉明帝。

据《洛阳伽蓝记》载,有一天夜里,汉明帝梦见了一尊高约一丈六的金神,于是派遣使节前往西域求取佛经和佛像,用白马驮经而回,随同而来的还有两位印度僧人。

一行人中有外宾,因此先到接待外宾的鸿胪寺歇脚。后来,汉明帝下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教寺院,因是白马驮经,又因为最先在鸿胪寺落脚,故称“白马寺”。此后,“寺”便成为僧人藏经、讲佛和居住的场所。

再后来,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,“寺”如雨后春笋般兴建,唐代诗人杜牧诗云: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便是寺院繁荣的真实写照。

生活中,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:“从前有座山,山里有座庙,庙里有个和尚……” 

其实,把庙与和尚联系起来并不恰当,这是因为,庙本身与佛教并无瓜葛,它的历史可能比寺更长远。

我们都知道,古代的皇帝对庙十分重视,而且,每个皇帝都有“庙号”。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“庙”在古时候有“皇帝的权威通过祭天的仪式得到了上天认可”之意。

而且,古人把祭祀先祖或者天地以及鬼神时的地方也叫做庙。

先秦之后规定,凡有功于国的,死后方可以入庙,享受人们的祭祀礼拜。解放前,我国各地的庙,都是祭祀有功于国的历史人物。

因此,在庙中祭祀,反映着炎黄子孙对忠孝、信义、列士国殇、功臣圣贤的缅怀与追念,如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岳庙、纪念儒家圣人孔子的孔庙等。

庙中塑造的神,实际上就是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化身,是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凝结,这与寺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
图片

综合以上,相信大家弄明白了:

“庙”是祭祀祖先、供奉神位的私人场所,而“寺”是是佛教信徒拜神的公共场所。

大概因为二者都是拜神的场所,到了西晋末年,“寺”和“庙”连用,成为佛教庙宇的通行称谓。

当时,有位来自西域龟兹的高僧叫佛图澄,本想在洛阳建造寺院,不料遭逢战乱,后来被后赵皇帝石勒所礼遇,呼为“大和尚”。

佛图澄学识渊博,道德高尚,门下受业者常有数百人,前后门徒近万人,而且所到州郡,皆立佛寺,共八百多所,弘法的盛况,在中国历史上罕有其匹。

据《晋书》记载:“百姓因澄故多奉佛,皆营造寺庙,相竞出家。”从这时起,“寺庙”成为了佛教寺院的通行称谓,一直沿用到了今天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